微商网消息:
2016年至2021年底,中央企业“压减”法人数量19965家,占中央企业总数的38.3%,推动管理级别控制在5级以内,管理级别控制在5级以内。地方国有企业普遍降级至四级以内。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发生重大变化。
剥离“两非”(非主业、非优势)、清理“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两非”“两资”剥离清算完成率超过85%,列入国家名单的“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重点亏损子公司亏损三年减少83.8%。
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取得决定性成果。 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转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率均超过99%。 工厂企业大规模集体改革也取得了完成率。 达到97.6%。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推动国有企业减肥瘦身还存在不少问题。 清单中“两无特征”“两资”清理和“僵局困难处理”尚未全面完成; “减”需进一步推进; 不少企业主业还不够突出,盲目扩张现象依然存在,参股、关联企业有待进一步推进。 整治等
这次专题推进会,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明确了今年推动国有企业减肥健身的重点任务。
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数量是促进减肥健身的重要途径。 国有经济要做强、做优、做大,但如果单个企业层次太多、规模太大,管理不好就容易出问题。 因此,减排工作必须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要完善现有法人常态化减持机制。
会议要求,结合公司战略定位、业务结构特点和技术进步趋势,聚焦转型升级需要,对标同行业先进企业,着力调整优化减排工作标准,重点对长期亏损、非主营业务、法人数量较多的,重点针对非必要的空壳公司等企业,科学制定年度削减计划和清单,尽可能减轻压力,减少越多越好。
翁杰明特别提到,要重点关注并购重组后的减持。 重组、兼并往往带来管理层次和法人数量的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减持任务,也创造了新的减持机会。 要把减量工作与重组并购并举,鼓励“先减后并购”。 对已兼并、收购、重组的企业要全面清理,高标准促减量、减量,做到“一并购、一减、一批减”。 新成立的法人实体必须受到严格、准确的控制。
减肥健身是否有效,最终取决于效率是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 会议明确,要建设精简高效的总部。 深化总部专项管理制度化并延伸至各级企业,特别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放权,最大限度精简总部机构和各级人员,减少“臃肿”,下决心剥离业务事项由所属企业自主决定。
当前,一些国有企业不以投资为主,热衷于分散业务,甚至脱离实际,进行非主营业务的非法投资。 由于投资控制不严,一些项目回报率较低,引起高度关注。
翁杰明强调,要严格控制新的投资进入。 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在产业基础薄弱、缺乏资源优势的情况下不盲目布局新兴产业。 加大房地产、金融、PPP、对外并购、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管控,严控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严格控制投资金额大、建设时间长的境外投资周期、跨境或涉及多个国家。 项目建设严禁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债权投资。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