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南方周末开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第20个年头。
连续20年的研究榜单,记录了不同行业发展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和“重生”。
《南方周末》将履行责任表现较好、跻身榜单前30名的企业评为“年度优秀责任企业”。 自2008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榜单体系以来,15年来共有135家企业进入TOP30榜单,部分企业多次跻身TOP30,并连续数年出现“独霸榜单”的现象年已经出现。
研究重点从责任治理、经济、公平运营、产品与服务、环境、员工、社区七个维度评估企业责任绩效,最终调查结果呈现在领先制造和服务企业名单中(覆盖州境内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共300家,2022年TOP30企业如下:
综合回顾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20年的发展历程,结合2022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呈现以下特点:
1、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我国61%的国有企业、78%的私营企业和95%的世界500强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中国的国有企业为38%,国有企业为56%,财富500强企业为72%。
2022年,95%以上的上市公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此外,94%的上市公司建立了合规管理体系,98%的上市公司(制造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责任治理不断深化
2008年,南方周末将社会责任管理相关指标纳入社会责任调查。 调查发现,2008年上市的国有企业中,80%设有企业社会责任团队或专职岗位,60%的在华外资企业拥有企业社会责任团队或专职岗位,而只有20%的民营企业拥有企业社会责任团队或专职岗位。企业有。
今年调查发现,2022年,62%的上市公司设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委员会; 其中,以“ESG”、“可持续发展”命名的委员会占比超过75%。
与此同时,企业也逐渐重视制定CSR/ESG战略。 2022年,38.7%的上榜企业制定了CSR/ESG/可持续发展战略,且比例稳步提升。
三、履责边界不断扩大
调查发现,2022年,78%的上市公司已将社会责任要求纳入采购流程和供应商管理。 其中,14.2%的企业结合ESG理念,要求供应商践行ESG; 71.6%的制造企业有明确的绿色采购要求,部分企业对其供应链进行温室气体盘查,要求供应链企业使用新能源并制定碳减排计划。
在价值链之外,一些企业将社会责任延伸到行业和消费者。 56.3%的上榜企业参与了2022年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 68.1%的服务型企业在2022年开展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倡导活动,利用自身影响力带动消费。 碳转变。
四、履责实践更加扎实
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开展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单到难的明显特点,即从理念宣传、信息公开、发布报告、公益活动等入手,逐步深入到不同的领域。主题领域。
近年来,受访企业中女性管理者的比例稳步上升,逐步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轨; 人均福利和人均培训投入总体趋势是增加的(2022年,受外部环境影响,会有小幅下降); 2022年上市公司人均培训时间为59.1小时,比2021年增加7.8小时。
针对气候变化迅速采取行动。 上榜企业中,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企业比例从66.3%上升至97%; 自愿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企业比例从40.7%上升至67%。
5.透明运营更开放
20年来,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企业与社会沟通的重要工具。 2008年,首次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截至2018年,中国共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0余份。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已有17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独立编制发布2022年社会责任相关报告。 据调查统计,上榜企业中有64.7%连续发布报告超过5年。
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挑战一: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问题挑战企业社会责任的“敏感性”
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与以往粗放式发展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正在迅速形成。 不同主体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期望不同; 消费关注、全社会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新认知、来自供应链的社会责任要求、欧美社会责任新法规等都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社会责任的“敏感度”。
挑战二:社会责任缺失事件挑战企业CSR管理的“细腻度”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尽管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但在“管理下沉”和落实方面仍存在不足。 许多企业的子公司和供应链经常被曝出社会责任缺失的情况,而这些事件大多集中在法律合规、消费者权益、安全健康等领域。
挑战三: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挑战企业CSR行动
企业需要寻求超越“必答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目前大多数企业遵循国际或行业标准,一一对标的责任绩效模型将被视为未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优秀的企业将采用系统的、创新的方法,提出新的商业模式来改革现有的流程、产品和服务,以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
南方周末在分析300家龙头企业的同时,还从行业规模、国民经济地位、社会责任三个维度,选取汽车、银行、房地产、互联网、医药等5大行业的50家企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灵敏度。 显示2022年责任履行情况前10名企业如下:
研究团队: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南方周末报社发起的专业研究机构,现隶属于南方周末研究院。 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利用南方周末作为全国性布局的综合性新闻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媒体的整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团结国内外优秀学者、专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者。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中国现状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2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70余名。
研究中心开发了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好选择——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云平台”(),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行实时、全面、定向监测和评估。 目前,平台拥有南方周末历年社会责任调查数据,以及覆盖近6000家中国A股、美股、港股上市公司的ESG(环境、社会、治理)风险数据,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