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微商资讯网

代餐鱼龙混杂沦为微商赚钱工具“减肥可获20万元大奖”

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微商网      减肥   保健   食品   肥胖   财经

2023-08-19 19:56:41 

微商网消息:

李文

随着肥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体重控制和减肥产品,尤其是各种代餐产品,因其方便、减肥痛苦小而迅速流行起来。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由于目前国家对于代餐产品尚无标准,这也导致了代餐行业的野蛮生长。 工作轻松,甚至成为微商的摇钱树。

代餐成为微商赚钱工具

山东消费者唐女士对朋友圈里一则“减肥赢20万元奖”的微商广告颇为感动。 广告称,购买一定数量的鲜肥消代餐粉产品,即可参加减肥大赛,并有机会赢取昂贵奖品,而该品牌也是新晋网红代餐品牌之一。

微商不断发布使用代餐成功减肥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一段视频中,一名自称是北京某外资行政主管的女子现身某活动,称自己6个月减重47斤,还在发育中。 创办了微商代餐销售团队,月收入8万以上。

然而,唐女士联系代餐销售人员后发现,对方提供的价值690元的代餐产品实际上是6盒水果味方便食品,而且外包装上并没有有关减肥的内容。 。 该产品的配料表上,有芡实、薏米、山药、茯苓、魔芋等产品,看上去很像杂粮粥。

客服告诉唐女士,服用该产品每月可减重8至15斤。 在发来的宣传材料中,还声称“对下半身肥胖特别有效”、“调节内分泌”等内容。

减肥微商_微信微雅减肥_微信一手微信号商

记者在鲜肥消官网看到,产品介绍中并未提及减肥,但在成功案例内容中,却发布了多款使用代餐减肥的案例及对比照片。 官方资料显示,这家代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但号称两年内拥有600多家大型代理商,年销售额超6亿。

据了解,该产品主要在微商渠道销售,制定了严格的5级代理制度,从一级代理、总代理、销售总监、合伙人到高级合伙人,对应不同的购买总额价格和折扣,成为董事需要缴纳1.7万元,高级合伙人需要缴纳16万元。 高级代理商依靠下级代理商的发展赚取不同级别的代理差价,从而建立起庞大的销售体系,一个高级合作伙伴的下级代理商多达2000名。

而且在不少代理商的朋友圈里,都贴出了很多订购、销售、赚钱等诱人信息减肥微商,比如某线下代理商2天收入4万多元,某妈妈收入上万等。每月 美元。

根据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该批次产品由山东迪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资料显示,这是一家生产方便食品、固体饮料、和压缩糖果。 供应商。

后者客服表示,上述代餐食品是该公司贴牌生产的食品,此类同类产品可以贴牌生产。 配料以谷物为主,果粉增加口感,魔芋粉增加饱腹感。 价格在20元左右,量大的话还可以更便宜。

在微商和各大电商网站上,类似的产品不在少数。 除了代餐饮料外,还有代餐饼干、代餐棒、代餐奶昔等品类,其中不乏“胖虎”、“159”等网红品牌,价格从几十元不等至数百元,且不少此类产品在宣传材料中暗示或声称减肥、瘦身、瘦身。

减肥微商_微信一手微信号商_微信微雅减肥

曾经经营代餐吧项目的天津商人刘纯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其实很多代餐产品的运营模式都非常相似。 低,而且销售价格往往是成本的数倍,这样就有足够的渠道利润来促进经销商销售。 同时要经常举办活动,比如减肥比赛,吸引用户参与。

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流程简单,网络上各种代餐广告比比皆是。 安徽一家工厂甚至给出了500盒代工的低门槛,这意味着花一万多元,就可以拥有一款自带包装的网红代餐产品。

行业标准缺失,代餐概念被滥用

近年来,随着肥胖问题逐渐加剧,代餐产品正进入爆发期,但标准的缺失让行业陷入混乱。

目前尚不清楚市场上有多少个代餐品牌。 2019年初,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我国首份代餐粉行业白皮书称,2018年共有企业406家减肥微商,市场需求达60亿元。 代餐粉只是各种代餐产品中的一种。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研究员朱丹蓬介绍,中国代餐食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专业公司或保健品公司为基础的代餐产品专业线。 现阶段,整个代餐产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代餐产品功能更多,越来越多的快消品企业涉足。

微信一手微信号商_减肥微商_微信微雅减肥

但不难发现,由于缺乏标准,代餐的概念一直比较混乱。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代餐这个概念是从国外直译过来的,是当下比较时尚的产品。 但由于缺乏相关标准的约束和管理,市场相对混乱。 在营销过程中,也很容易蹭球或者夸大、虚假宣传。 行业需加强监管和管理。

另一方面,盲目使用代餐正在引发更多健康问题。 在营销中,代餐概念被明显放大,甚至误导了市场。

据悉,2019年2月,宁波市一名23岁的女孩在吃了半个多月代餐粉、代餐饼干减肥后,出现肝功能衰竭,不得不接受肝移植。

虽然是极端案例,但也暴露了盲目食用代餐带来的问题。 例如,代餐应该代替多少餐,应该多久代餐一次,代餐的营养成分应该含有什么,如何才能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而不造成伤害,什么是代餐?公司推出的代餐产品有科学依据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曙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代餐的主要目的是减肥,但正常情况下,吃代餐应该有助于肥胖者控制营养摄入过多。保证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基础。 问题很多,但现在很多产品的生产者不懂营养,只关心降低产品的热量,而消费者不知道利弊,在销售人员的加油下盲目购买和食用。

代餐行业监管亟待解决

吃代餐食品已经成为肥胖者减肥的渠道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肥胖防治蓝皮书》也将代餐列为健康有效的减肥方式之一。

中国代餐行业正驶入快车道。 据欧睿国际统计,2017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约为571.7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200亿元。但行业也面临监管挑战。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保健食品的27项功能声称中,已包含减肥功能。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批具有减肥功能的“蓝帽子”代餐保健食品在售。 截至2018年6月,国家相关部门共批准减肥功能产品392个。

申请“蓝帽子”,企业需要具备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同时,产品需要经过国家指定实验室的检测,包括产品稳定性试验、动物试验、减肥功能试验,再经专家组审核和主管部门批准,这将大大提高门槛和行业标准化。

但作为减肥产品,代餐行业为何没有被严格纳入保健食品监管范围呢?

减肥微商_微信一手微信号商_微信微雅减肥

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卫生部在管理保健食品时,曾批准过一批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但食药监局接手后,并未批准同类产品。 新市场监管总局暂无计划将代餐纳入保健食品管理。

李曙光表示,代餐本身也很难纳入保健食品管理,因为现有的减肥功能中,大部分产品都类似于阻碍脂肪合成、促进能量消耗、加速排泄的原理,这与代餐的原理有很大不同。 。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缺乏标准,业内希望首先根据标准来规范代餐市场。

据中国营养学会科技服务与项目部主任周进介绍,中国营养学会推动的国内首个代餐食品营养标准团体标准预计将于本月公开征求意见,但她没有透露该标准的具体内容。

参与该团体标准制定的康宝莱向第一财经回复称,目前国际上尚无代餐食品的强制性标准。 在中国,康宝莱的标准遵循食品安全标准,并以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为基础。 参考权威机构的结构和科学的膳食营养指南,保证在替代每日1-2餐的同时满足膳食营养需求。 因此,他们建议国内代餐群体标准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肥胖趋势,制定符合中国居民生活习惯和体质的代餐标准,为行业提供参考。

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康宝莱也是全球最大的营养代餐生产商之一,其在中国销售的代餐产品已通过保健食品注册。

不过,也有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代餐行业良莠不齐,良莠不齐,但团体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能规范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李曙光认为,当前代餐概念吸引了众多进入者。 消费者的减肥愿望是直接而盲目的。 代餐市场乱象短期内难以解决。 最好是教育消费者如何科学减肥。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