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微商资讯网

香港有家“上海侨冠理发店”(上海发廊)香港有多少家保险公司排名,

编辑:大众生活      来源:大众生活     

2023-09-12 09:41:58 

 

在香港北角,有家开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上海理发店——上海侨冠理发店。在这里,不时会听到“侬好”的招呼声。店里都是老员工,柔黄灯光,棕色楼梯,旧式收音机播着英文老歌,这里全人手,右手拿剪刀,左手拿梳子的师傅,背着灯光,令人彷佛置身於半世纪前的香港。如今,“侨冠”终于敌不外疫情的萧条,面临歇业。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家侨冠发屋开始,来聊聊关于上海、香港这两座都会的渊源。

香港北角的上海发屋

新中国建国之初,内地很多上海、宁波及苏浙大户人家带着大批美元黄金,逃避战祸到香港来。当年大部门比力有钱的住在丽池,也就是现在北角靠东的地方,其他的也多集中在北角。

北角春秧街这条古老的街市如今热闹已不如旧时

小编的母亲当年上山下乡时有个要好的小姊妹,80年代时嫁去了香港,她说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北角那块除了人员流动,大要上并没有分别。房子旧了,人老了,以前是苏浙一带的人聚居,现在十之八九都是福建人,主要原因是房子比力平价。当年上海人南下香港时,那些饭店、成衣店、理发店后来经营发展好的,赚了钱,都搬去尖沙咀了。

如今在北角依然能找到不少上海的痕迹。好比,打着“上海”名头的老式理发店,以及那一口吴侬软语。在此地做头发,各人好讲讲上海闲话。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理发店与日俱减,侨冠算得上是最大的一家。

“上海侨冠男女发屋”的招牌竖在街口

走到北角渣华道、糖水道,沿街竖了块牌子:“上海侨冠男女发屋”。自从1983年开业以来,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革。楼梯边的深红色长沙发上放着当天的几份报纸,墙壁上挂着手撕黄历和两张泛黄的海报——玛丽莲·梦露与奥黛丽·赫本,配景音是收音机里播放的广东话节目。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装修风格算是时髦的了。

二楼墙壁上挂着手撕黄历和两张泛黄的海报

店里分男宾部和女宾部。一楼男宾部是干净的灰白色调,二楼女宾部则以暖色为主,70多岁的老板高德田常在二楼给女顾客吹啊烫啊的。

老板高德田面孔修得很光,头势也清爽,所以并不显老。这边即使是普通的吹发,也要上卷子先烘。这样做能衬得头发多点、也更好看。等吹得差不多了,客人就熟练地从桌上抽出一张纸巾,掩住鼻头,然后高师傅拿来一大罐发胶再喷一喷定型。

这种做法上海阿姨应该最清楚不外了,这种起源于上世纪的发式,到现在依旧频繁被使用。

80年代时兴烫发

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在高师傅店里经常有这样的对话:

“迭位阿姨过两日要到上海去了。她年年去,待几个号头(月)再回来。”

“我有辰光一年去个两趟。我觉得现在上海跟香港差不多了。”

“现在变革老大的,我觉得上海开销大过香港了。这方面好像深圳比力好点。”

到底是会做人家的上海人,马上就能比力都会间的物价水平。那么话说回来,上海和香港,这两座都会的缘分又是如何牵上的呢?

沪港双城历史

照片拍摄于1870年代后期位于皇后大道西一带店铺。

属华人聚居处,地方狭窄,各幢楼房排屋式并列。

1841年,香港开埠;1843年,上海开埠。

1931年在香港的上海人只有3768人。

我们常说的“省港一家”,指的是1949年以前,香港与广东在文化上是一体的。1937年的时候,香港只是一个拥有100万人口的广东人移民都会

1937年抗战爆发后的四年间,人们躲避战争相继来此,香港人口增至160多万。香港开始有了这么多广东以外的“外省人”,其中不乏南来的上海人。

在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里,徐太太对住在上海租界孤岛的白家说:“这两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可惜,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到1945年,使得香港人口又只剩下了60万人。再往后,随着国共内战,下一个人口的涨潮更为猛烈,更多新移民涌入香港。53年时,香港人口到达250万。

先施百货公司

上世纪中期,上海电影界的大亨在香港兴办公司,永安、先施等百货商店建立了香港分部;于此同时,香港的纺织业也应运而生;上海的成衣店、理发店、饭店也随着上海人的南下,渐渐风生水起。香港成了上海的后方与遁迹地,渐渐被“上海化”。

再者,托二战后制造业的“福”,香港分担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部门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在战后的经济长繁荣周期中占了先机,迎来了“花样年华”。而同时期内地的情况各位也懂的,于是移民潮导致的人口暴升也使得香港那时多的是廉价劳动力。

上海人在香港

60年代香港 从山顶向中环方向拍摄

说回我们开篇提到的侨冠发屋,老板高师傅的上海话里听起来是带有点扬州口音的。也就是说,事实上香港人所讲的上海人,不一定特指正宗的上海人。上海人是一个统称,江浙等地的都叫是“上海人”。

九龙的深水埗曾经也是上海人聚集的地方

许多早年到香港来发展的人都用“蹩脚”来形容其时的香港。

“比上海忒般(差)多了,没高楼大厦,都是三四层高的唐楼。中环、湾仔、铜锣湾都是后来填海发展的。香港老早小来兮的,人也没噶多。”

“埃个辰光,上海繁华过香港。不外解放以后上海就忒般了。到五几年要粮票,就更加尴尬了。侬要买好的东西,没的。衣裳嘛,清一色蓝布衣裳。”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街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上海理发店最兴旺的时期。上海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时髦”,妆扮、饮食无一不走在香港潮水的前沿。上海理发师傅给香港带来了“平头装”“蛋挞头”“飞机头”等经典发型,加上剪发手法特别、服务周到、价格实惠,格外受欢迎。

上海师傅甚至让当地师傅有了危机感。早前香港理发店用饭是挂个“休息”牌子要打烊的,后来上海人来了,就不敢了。

80年代香港街头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和上海薪资悬殊,许多上海人还利用探亲签注到亲戚的理发店里打过工。那时探亲批三个月。到了剃头店里,先学一个礼拜汏头,然后可以做80日工。一个月赚三四千,总共好赚万把块转去,蛮适意了。其时上海工资才只有几百块。

记得十年前陪母亲去香港探望她的小姊妹,她告诉我们,香港是没有退休金的,也就即是没有退休年龄,有得做就有得拿,做到不能做为止。

“昔日来打工的上海亲戚,现在夫妻两个退休工资拿六七千,多少适意啊?我羡慕你们的生活噢。侬看上海公园里厢,早上老人跳舞啦唱歌啦,人交交关关(很多)。侬看香港有伐?没呃。六十七岁还在做事体。茶餐厅里汏碗的都是老人,要生存的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香港和国外的投资商纷至沓来,上海经历了都市重建,人们发现,浦东地区的天际线与香港惊人相似。

上海和香港,一直以来,人们乐此不疲地对这两个都会进行比力,双城故事还在继续。

文字整合丨①新闻晨报《北角的上海踪迹》一文,星期日周刊记者韩小妮摄影报道;②陈冠中《我这一代香港人》一书。

图片来源丨部门图片来自网络

《老底子有个嵩山区》

《老早底额浦东新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南市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闸北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杨浦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虹口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黄浦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普陀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长宁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静安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卢湾区 侬还认得伐?》

《老早底额徐汇区 侬还认得伐?》

//////////

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时

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