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与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科学文献出版社9日指出,中国数字金融科技发展已位居世界前列。
蓝皮书指出,我国数字金融科技研发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位居全球领先。 《2022年金融科技科技创新指数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申请金融科技相关专利19万件。 其中,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三个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日本,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0.7万件、3.71万件和7768件。
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我国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科技相关专利技术无论数量还是增速均远高于其他主要国家。 其中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最为突出,其中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互联网银行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在全球名列前茅。 全球金融科技领域专利申请量前十企业中,有7家中国企业上榜。 从上述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我国在数字金融科技方面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蓝皮书认为,我国数字金融科技学术指标不断提升,在论文发表量、高水平学者数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从论文发表情况来看,近20年(2000-2022年)全球发表的数字金融技术论文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从排名来看,中国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共有584篇。 美国和英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从发表论文的高层次人才结构来看,中国开展数字金融技术研究的学者数量已达109人,占全球总数的24%,优势明显。 。 从这两个维度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在数字金融方面的高端学术成果已经与市场发展规模相匹配,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