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204国道大沽河大桥工程竣工仪式顺利举行。 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一重点工程成果落地。 该项目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31个月的紧张施工,顺利竣工。 目前已提前竣工并具备通车条件。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胶州市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中国最宽的公路单体桥
204国道大沽河大桥工程是中心城北部高速公路首个实施路段。 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 建设单位为青岛市公路发展中心。 大桥全长3.4公里,预计投资18.8亿元。 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标准宽度57米,最大宽度68.5米,两个方向十车道。 是目前中国最宽的公路单体桥。 、204国道与中心城北部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穿越大沽河。
近年来,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换乘运营,区域交通承载能力需求激增,原有的大沽河大桥已不能满足高效交通的需求。 新建的大沽河特大桥高架桥横跨多条地面道路。 与老桥相比,少了5个红绿灯,行车速度直接从原来的40-60公里/小时提高到80-100公里/小时,大大提高了胶东国际机场周边的速度。 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具备全天候交通保障能力。
青岛首个BIM全流程管理交通及公路建设项目
204国道大沽河大桥项目是青岛市首个基于BIM技术实现全流程管理的交通公路建设项目,打造山东省首批普通国道、省道数字化交付试点。 项目通过BIM技术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实现各阶段多样化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有效传递,搭建起一座架构开放、核心要素齐全的数字化桥梁,打造了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省。
设计阶段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采用多学科协同设计,采用参数化方法进行BIM正向设计,形成全桥的BIM模型,避免出现错误、遗漏、碰撞、缺陷等问题。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维设计图涵盖了桥梁各部分的技术参数、施工材料等关键信息,两者结合辅助设计讨论和决策。 施工阶段基于BIM模型搭建管理平台,提出并应用“BIM+工作方法”,全面管控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工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 在未来的维护阶段,所有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数据结果都将通过“数字化交付”的方式传承。 基于三维模型识别构件信息,精准掌握各类信息,为养护决策提供辅助,进一步提升青岛高速公路数字化管理水平。 。
项目先后荣获BIM示范工程、“第十一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三等奖”、“市级BIM应用技能大赛优秀成果奖”。
微百软件BIM+GIS工程施工管理集成平台
204国道大沽河大桥项目全面应用了微百软件基于BIM+GIS的工程施工一体化管理平台。 微白为项目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服务。 通过该平台的应用,可以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实现智慧项目,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水平。
在BIM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中,微博软件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的方法,充分利用BIM+GIS+IoT等技术应用,实现可视化、可管理、可管理。整个域的数据。 显着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建设项目实现精准管控、智能决策、数字化赋能。
项目亮点
BIM+工作方式
搭建基于BIM模型的项目管理平台,运用“BIM+”工作方式,实时采集项目施工管理的各类关键数据,助力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相关工作高质量实施,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GIS+BIM+智能决策
基于BIM技术,配备“管理驾驶舱”,实现数据深度钻探和挖掘,让管理者依靠证据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建设智能化管理
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总体目标出发,建立相关单位和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实现多部门业务协同,提高业务管理的整体运行效率。
业务和财务文件的整合
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业务数据的互联、共享和利用,并竣工归档。
“三化”数字化管理
智能数据采集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并上传生产数据,做到“有采集就有上传”,实现数据闭环管理。
业务流程标准化
过程质检、交接检验流程线上化,数据标准化填写,质量自动考核,一键生成考核表。
数字化项目交付
项目建立数据中心,实现电子档案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共享、预卷电子档案、一键建档移交。
广州微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 是一家向工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提供软件服务(软件产品、技术支持)并为行业提供服务的公司。 一家提供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威博软件已成为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在建筑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档案管理两个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目前,公司业务范围已从高速公路建设拓展至市政道路、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水务水利、机场建设、港口航道等领域。 服务项目总造价超过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