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私募新备案产品超万只数据显示,股票策略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占比为60.38%,多资产策略私募新备案数量占比为14.99%,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私募新备案产品占比为9.82%,组合基金、债券策略及其他策略新备案产品占比则均低于6%。在积极“上新”的同时,股票策略私募仓位方面也保持进攻态势。分规模来看,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最为乐观。具体来看,满仓百亿级股票策略私募占比为66.
基金经理一年一度的“年末加油行情”已变成“躺平”。基金经理A股年末建仓“克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林园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有分析人士认为,林园或是因为深度被套,求大家加仓。对此,林园回应称,“有关报道谈及的‘我求大家加仓’其实是误读,我只是表明了对后市坚定看好的态度,加仓建议也只针对林园投资的基金客户。李蓓:现在股市是20年一遇的机会
从私募基金规模看,不同规模股票私募对待仓位的态度开始出现分歧,其中百亿私募坚定继续加仓,较上周相比加仓0.71%,加仓后的百亿私募仓位指数升至74.62%,在不同规模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中排名第二,仅低于五亿规模股票私募79.01%的仓位指数水平。
私募发行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私募基金发行数量显著增加“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发行回暖有两个原因:一是10月的假期因素使得基数较低;二是四季度以来上证综指继续震荡调整,底部区域特征愈发明显,部分专业、理性的资金开始入场。不仅新资金次第入场,存量产品的仓位也逐步提升。
仓位更为灵活的中小私募近期开始主动进攻。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基于当前A股市场估值整体被低估、汇率压力缓解、经济加快修复等因素,权益资产中长期布局良机值得把握。分规模来看,仓位更为灵活的中小私募近期加仓动作显著。中小私募渐次加仓的同时,百亿级私募也在积极布局。
与此同时,知名百亿级私募林园投资10月16日也宣布自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底部正在逐步得到确认,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或是修复净值甚至实现逆袭的最佳策略。除了积极加仓,还有百亿级私募出手自购。目前公司的投资策略是进场,而且加码权益资产的操作已持续了近一年时间。
私募做多热情持续升温。与此同时,百亿级私募“进攻”态势明显,仓位连续5周超八成。拉长期限来看,近13周中,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有12周超80%。从私募“进攻”的方向来看,顺周期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在新一轮政策预期下,目前组合配置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公用事业板块和经济相关度不大的TMT板块,二是增加顺周期板块的布局,并根据市场变化兑现部分交易成果。
其中,明星私募基金经理崔莹旗下产品本月底将重启募集,也引发关注。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简称勤辰资产)去年2月成立,为国内新锐私募。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募集已经呈现出一定回暖迹象。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源乐晟、静瑞资本等多家知名私募也计划在近期发行新产品。“虽然大部分投资人现在还不买账,但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都非常积极。我们最近密集走访了多家明星股票私募,其中大部分反馈都比较乐观。
涉足韩国市场投资,大举买入台积电他一直保持着偏低换手率,从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情况看,他的重仓股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部分可投海外市场的基金中增加了美股市场中半导体龙头的持仓。二季度中变化最大的则是其主投港股及海外市场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该基金不仅在持仓中涉足了韩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张坤开始买入美股市场中的半导体龙头——台积电,并将台积电配置为该基金的头号重仓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记者发稿,已有来自中庚基金、恒越基金、东吴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德邦基金旗下的37只(A/C类合并计算,下同)主动权益类基金披露二季报,基金经理仓位变动以及调仓换股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基金经理丘栋荣在季报中表示,基于产品的定位和投资目标,结合市场情况,报告期内维持较高的权益仓位。
公募基金2023年二季报正陆续披露,丘栋荣、施成、刘元海等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的情况也浮出水面。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调整,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积极调仓换股,保持高仓位运作。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3只主动权益基金披露了二季报,其中25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超过90%,占比达76%。与一季度相比,上述已披露二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小幅增仓,平均提升了1.
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回购股份公告,公布最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信息,部分公私募最新调仓路径由此得以浮现。近期,公私募仓位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百亿级私募已经连续两周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