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6月27日,年内已有63只基金降管理费(仅计算初始份额,下同),占基金总数不足1%。也就是说,今年以来的降管理费,以固收类产品占大头,但投资人最关注的主动权益基金仅5只降管理费,占年内降管理费基金总数的8%。这意味着降低管理费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即是说,年内降管理费基金中,低于2亿元的“迷你”基金占比近三成。
此前的12月8日,财通基金也发布公告称,旗下财通纯债债券和财通恒利债券均于12月8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单个基金账户单日累计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金额不得超过100元。
随后的11月15日,该基金“升级”限购,将每日申购限额降低到10万元。另一只知名度较高的主动权益基金也于日前升级限购,并且限额更低。这也是该基金本月以来第二次公告限购事宜,且限购大幅加码,此前11月13日设置的限购金额为2万元。而在今年2月份,这只基金限购金额为100万元。
在A股市场震荡企稳过程中,诸多明星私募“开门迎客”。据渠道人士透露,近日百亿级私募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管理的私募基金开启募集。除了宁泉资产,近期多家百亿级明星私募也“开门迎客”。值得注意的是,从私募整体新产品备案情况来看,权益资产是资金主要的配置方向。
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多只宽基ETF获大额净申购晚间,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双十一”大促来临前夕,银行也在基金申购上打起价格优惠战。例如:建设银行公告指出,对通过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定投部分建信基金旗下产品实行1.0折的费率优惠。银行推出公募基金费率优惠活动背后,或有其公募基金代销规模有所下降的现实考量。
公募基金为何乐此不疲的参与打新?即便今年不少新股破发,公募基金参与打新的热情依然不低。公募基金为何乐此不疲的参与打新?Wind数据显示,2042只公募基金获配新股数量均不低于100只,“逢新必打”的策略似乎仍是大多数公募基金打新采取的方式。
随着为期8天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结束,市场行情将进入年末运行结算,私募机构备战年末行情的力度初露端倪。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头部私募机构善于把握市场底部投资机会,在当前环境下积极布局,有望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同时也能给权益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类似的还有,9月25日,建信基金公告称,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自9月26日起,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取消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基金份额的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限制,恢复办理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业务。站在当前时点,多家机构一致表示,经历较长时间调整后,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显现。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平均仓位重新站上80%大关。公私募进攻态势愈发明显站在四季度的起点,公私募进攻态势愈发明显。从仓位情况来看,截至9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较8月底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0%,29%的私募更是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较8月底提升2.
A股市场今日复市,从国庆节假期前一周市场表现看,多项数据均显示,投资者对后续走势较为乐观。数据显示,在节前震荡的市场行情中,资金持续借助ETF入市。同时,节前一周期货市场总体反映出投资者较为乐观。分析人士认为,节前股指期货合约近月合约均出现升水现象,且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看好。
郝彦)中秋、国庆“双节”前,多家基金管理人相继发布公告,表示旗下部分基金将暂停申购。这类基金密集宣布“闭门谢客”。包含浦银安盛基金在内,一日内,先锋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长盛基金、兴银基金等15家基金管理人均发布类似公告,宣布旗下共38只产品在“双节”前暂停申购。
为落实“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要求,公募基金火速行动:一方面,多只基金宣布解除“限购”,增强市场活跃度;另一方面,有基金经理“真金白银”自购,提振市场信心。其基金经理表示,此举主要是基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考虑。除多只基金解除“限购”外,还有公募基金经理大手笔自购,以“真金白银”传递对A股长期投资机遇的坚定信心。
陆海晴)7月12日,A股市场震荡调整,大量资金借助ETF入市,与此同时,多位基金经理积极自购旗下基金,呈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度。展望后市,多家受访机构表示,A股估值处于底部区域,有较多结构性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从资金流向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获净申购8.拉长期限来看,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获净申购2033.基金经理们也在积极定投。除此以外,部分绩优基金放宽大额申购。
近期,债券基金频现爆款。“当前债市收益率曲线趋平,原因在于短端资产更多反映资金利率,而长端资产更多反映经济预期,因此基本面仍是影响未来债券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