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有可比业绩的433只QDII基金中,有239只基金净值上涨,193只基金净值下跌,另外1只基金净值持平。主动管理型产品中,涨幅靠前的多为配置科技板块的QDII基金。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共有6只基金跌幅在20%以上,最深跌幅为27.整体来看,跌幅靠前的QDII基金中,投资港股及生物医药行业的产品占比较高。
类人民币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波动较大,且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净值,投资者须警惕投资风险。嘉实基金在11月4日也发布过类似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对于原油QDII的高溢价,有业内人士表示,过高的溢价率透支了油气类QDII基金的上涨预期,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可能会承担投资风险。
为响应市场需求,各类资管机构都在逐渐加大对QDII产品的布局力度,并积极进行海外市场资产配置。
从首只东南亚科技ETF获批发行,到首只全球电子竞技主题相关指数基金上报,公募布局全球市场的版图不断扩展。今年以来,超50只QDII基金成立,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仍在密集上报新品;多家基金公司正在排队申请QDII业务资格。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加快全球化布局脚步。
2023年即将收官,回顾这一年,QDII基金虽然整体收获正收益,但不同产品业绩表现明显分化。尽管原油QDII今年以来整体表现欠佳,但拉长时间来看,该类产品仍是最近3年最赚钱的QDII基金,多只产品的累计收益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