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家险企率先披露红利实现率如今已进入7月,各保险公司的红利实现率披露状况如何,红利实现率水平如何?
公募基金2023年二季报正陆续披露,丘栋荣、施成、刘元海等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的情况也浮出水面。二季度,权益市场震荡调整,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积极调仓换股,保持高仓位运作。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3只主动权益基金披露了二季报,其中25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超过90%,占比达76%。与一季度相比,上述已披露二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小幅增仓,平均提升了1.
7月17日起,天弘基金、平安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公募旗下产品正式实施降费规定,成为继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头部公募后,第二批宣布降费的基金公司。实际上,7月8日宣布降费的首批头部公募,也在随后扩大旗下降费基金数量,比如汇添富基金继7月8日宣布降费后,于7月12日和14日补充公告,将正在发行中的汇添富远景成长一年持有混合的管理费率由1.
上交所网站7月12日发布《关于支持常态化开展REITs业绩说明会的通知》。为进一步推进“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服务”,提升REITs治理水平,促进REITs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该所积极倡导已上市REITs产品通过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加强投资者交流。鼓励基金管理人、原始权益人、运营管理机构等联合举行REITs业绩说明会,共同做好业绩说明会前期准备,面向全体投资者作业绩说明,回答投资者等主体提问。
“贷款‘三查’不尽职,屡查屡犯,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被挪用于归还贷款”。综合来看,银行的个人消费贷、生产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或被挪用于归还贷款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财联社记者在翻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后不完全统计,仅七月份以来,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的事件已产生10多起罚单。银行屡屡出现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现象,或与当前不少购房者选择“转贷降息”有关。
7月18日,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接获李伏安的辞呈,李伏安因退休,辞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发展战略和普惠金融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经董事会审议批准,李伏安之辞任自2023年7月18日生效。
极致分化的行情对均衡风格基金提出了很大挑战,近七成均衡风格的基金年内收益为负,多只产品的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10%。均衡风格基金遭遇逆风如果以名字中带有“均衡”为标准进行不完全统计,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全市场有71只均衡策略基金,其中48只年内收益为负,占比近七成,其中部分产品的年内跌幅已经超过了10%。均衡风格基金遭遇逆风,和今年相对极致的市场行情有很大关系。
均衡风格基金遭遇逆风均衡风格基金遭遇逆风,和今年相对极致的市场行情有很大关系。虽然上半年行情较为极致,且以主题性投资为主,使得均衡策略遭遇逆风,但这并不意味着均衡策略没有价值。
基金经理开直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昔日冠军基金经理直播卖课,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近期,2018年的混合型基金经理冠军杜振业,在某直播平台上开起了直播,除了普及投资理财知识,还顺带销售自己的付费课程。为了让投资者满意,他在管理基金时格外在意回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年这两只网红基金,也是特定阶段的产物。
又有一家头部公募宣布“大手笔”自购。据悉,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上一次自购是在2022年10月。Wind数据显示,以申购赎回日期作为统计标准,截至7月13日记者发稿,5月以来已有38家公募机构实施了自购,合计金额10.包括工银瑞信、嘉实、南方等9家基金公司自购金额超过4000万元,合计35家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在千万元以上。
其中不仅包括人保集团、国寿集团、平安集团、太保集团等头部公司,还包括更多的中小公司,一向稳健的外资公司在上半年也变动频频。保险公司2023年理赔半年报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保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理赔半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部分保险公司的理赔件数和理赔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部分险企的日均理赔金额超过亿元。
一些迷你基金采取极致打法,一旦成功,不仅可以摆脱被清盘的命运,而且还能做大规模。迷你基金正面临着很大的清盘压力。但另一方面,上半年业绩优异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出现了不少迷你基金。一些迷你基金采取极致风格的打法,一旦成功,不仅可以摆脱被清盘的命运,而且还能做大规模。有基金公司人士直言,在迷你基金中,极致打法之所以越来越流行是因为容易出彩。不过,迷你基金这种极致打法也蕴藏很大风险。
从过去几个月来的市场表现看,在调整行情中,部分公司即使业绩表现不错,仍难以获得资金关注。据了解,行业景气度向好、业绩也在持续兑现的科研服务板块,在前期股价大幅调整的情况下,投资价值凸显,机构看好其后市表现。在上述公募基金经理看来,在2021年之前,受科技板块整体高估值带动,科研服务板块的估值整体较高,但在过去两年的持续调整之后,当前估值已经处于低估状态。
上半场结束,A股五大上市险企保费增速亮眼。复苏势头延续,同比增速较今年前5月提升1.上市险企保费依然保持向上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五大上市险企合计总保费收入达1.整体来看,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延续了复苏势头。那么,下半年行业保费增速势头能否延续,在业内人士看来取决于几大因素。在此背景下,五大上市险企以及行业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上涨的复苏势头下半年预计还会延续。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的披露,越来越多的机构将调研方向集中到业绩预喜公司之上。数据显示,7月以来,截至7月16日,在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78家接受了机构调研。此外,广电计量、开能健康等公司近期也接受了机构调研,这些公司上半年业绩均预喜。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依然不强,恰逢业绩披露期,业绩出现改善拐点或超预期的行业和个股,或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
银河证券近期发布的《基金星级评价季度公开报告》显示,金鹰基金旗下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三大类共16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在三年期、五年期星级评价中,荣获最高五星评级。报告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金鹰基金旗下荣获三年期五星评级的基金共10只。值得一提的是,金鹰科技创新股票、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和金鹰元祺债券三只基金,同时获得三年期、五年期最高五星评级。
7月12日,华富基金公告华富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C在7月11日发生大额赎回。随着公募二季报陆续披露,从已披露机构旗下债基的规模变化来看,部分已出现较明显的净赎回,其中以中长债基金最为突出。然而,近期市场出现的债基巨赎案例明显增多,7月12日,华富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华富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C在7月11日发生大额赎回。
在此背景下,大行和小行的资产配置已经悄然生变——出现较为明显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现象。“大行放贷、小行买债”“中小银行新增信贷性价比低,同时存款规模依然维持较快增长,可配资金较多,面对较高的资金成本和业绩目标压力,中小行倾向于加大配债力度赚票息,或做委外投资。“大行放贷、小行买债”背后,其实是银行维持稳健发展、积极求变经营策略的体现。
为遏制“零首付”“假首付”违规行为,监管加大了对银行端的惩治力度。在分析人士看来,“零首付”“假首付”能造成购房者产生过度负债的风险,后续仍需加大监管防范力度、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监管加大了对银行端“零首付”“假首付”违规办理的惩治力度。7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因违规办理“假首付”住房贷款而收到监管罚单。
2023年6月29日至3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中国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据悉,本次会议是保险业第一次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组织召开的全行业大会,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整合力量,鼓劲加油的目的。
陆海晴)7月12日,A股市场震荡调整,大量资金借助ETF入市,与此同时,多位基金经理积极自购旗下基金,呈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度。展望后市,多家受访机构表示,A股估值处于底部区域,有较多结构性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从资金流向来看,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获净申购8.拉长期限来看,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获净申购2033.基金经理们也在积极定投。除此以外,部分绩优基金放宽大额申购。
根据比亚迪保险公告,该公司拟增加注册资本30亿元,以充实资本实力,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据了解,本次增资由比亚迪保险现有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出资,无新增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比亚迪的全资控股公司。增资后,比亚迪保险的注册资本将达到40亿元,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保持100%不变。
今年以来,“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新产品布局和总规模增长等均呈现良好态势。多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基于“固收+”基金投资策略的日益丰富和债券市场向好态势,未来该类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仍有提升空间。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固收+”基金总规模已达1.4万亿元增长了600亿元,同时,年内新成立产品有80只,发行份额达到527.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奔私”后,似乎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不仅“公奔私”基金经理整体业绩平淡,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转战私募后也“水土不服”。另外,2020年“奔私”的某沪上百亿级私募创始人,近年来业绩也远不及市场预期。上述2020年“奔私”的百亿级私募创始人坦言,公司已通过引入宏观策略研究员来提高对宏观、产业政策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实现风险控制。
降费对整个行业生态的影响几何?不少头部基金已降低旗下基金的费率和托管费。“降费其实对基民影响很小,对公募和财富管理链条上的上下游机构影响比较大。“短期来看,降费对基金行业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收入减少,规模效应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竞争环境也会更加艰难。另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降费对我们公司影响不是太大,因为我们权益基金不多,主要是固收类产品,公司还在继续大力发展固收类产品。
05-09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