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决策部署,首届中国殡葬治理30人论坛近日在上海召开,探讨殡葬治理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殡葬政产学研交流。殡葬领域,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殡葬治理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治理学会殡葬管理研究分会、福寿园国际集团承办。 其中,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101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代表,双方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行业经验,围绕“新时代中国殡葬管理创新”进行交流和探讨。 思想广泛,气氛热烈。
本报将论坛交流发言整理分两期发表,以期推动和激励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
首届中国殡葬管理30人论坛现场
新视角推动殡葬社会治理
周汉民
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殡葬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殡葬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视角。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达到适度水平,这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课题。 殡葬社会治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的大趋势。 我们不能忽视人口结构的变化,并将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殡葬业是公益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 这就要求政府在殡葬社会治理中承担起基本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应有作用,做到市场有效、政府有出力、政府有作为。群众的“和平死亡”。
殡葬社会治理要充分体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 “死者安息”、死者最伟大、弘扬孝道、谨慎追求未来等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 在某些日子里,全国各地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思念。 这其实就是要关注过去。 对终点的精心追求也应该充分表现在物质层面,可以有很多创造和发明。
考虑到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进行殡葬改革,坚持节约型和集约化的基本原则,把双碳目标作为殡葬发展目标之一。殡葬业,珍惜并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殡葬先锋走出国门,这也反映出殡葬领域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紧迫。
殡葬社会治理要坚持在法制建设上不断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殡葬行业一直在进行改革,但一切改革首先必须以法制体系的建立为基础。 与殡葬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殡葬法律体系还缺乏全面的规范。 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殡葬法律制度的创新和殡葬法规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例如,英国丧葬法强调,每个墓地都应有公共空间,用于纪念告别仪式或纪念活动; 德国丧葬法强调健康和安全,葬礼必须符合国家健康和安全标准; 日本丧葬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明确规定丧葬必须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殡葬社会治理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 做好殡葬社会治理,更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
周汉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原副主席
推进殡葬管理现代化
王杰秀
殡葬管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殡葬管理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高度看待殡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动殡葬管理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坚持治理现代化方向。 按照中央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协调人民“安乐死”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塑造现代文明人生观统筹推进殡葬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
不断完善殡葬管理体制机制。 殡葬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它还涉及“千年习俗”和文化传统,重要、复杂、艰巨、紧迫。 推进殡葬管理现代化,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元参与、党员带头、全民动员”的体制机制。
一是坚持党对殡葬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殡葬工作中统领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二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协调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政府制定政策、行政推动、财政等作用,推动殡葬工作落实。支持。 三是加强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特别是充分发挥红白会、老年协会等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解决殡葬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激发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 五是培育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让文明殡葬真正成为社会新风尚,用先进的殡葬文化推动风俗习惯转变,滋养和提高殡葬质量。
探索殡葬管理的创新方法。 推进殡葬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创新殡葬管理方式,有效解决殡葬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需要准确识别群众需求,系统梳理政策制度短板,科学制定政策法规,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殡葬管理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技术水平。
一是提高殡葬管理法治化水平。 殡葬法规政策滞后是殡葬治理的一大短板。 殡葬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给殡葬立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法治建设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二是典型引领。 鼓励殡葬管理创新,树立创新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工作。 三是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以科技支撑推动殡葬管理现代化。 四是立足原创,向外学习。 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丧葬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同时,我们坚持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 (作者为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
王杰修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
推动殡葬管理,贡献城市治理
高吉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人口基数庞大,殡葬需求复杂多样,基础保障和适度消费两个市场,传统祭祀和文化创意两种理念并存。 近年来,上海在殡葬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
首先,谨慎末日、憧憬未来的理念贯穿于丧葬、安葬、祭祀三个环节。
丧葬阶段体现的是谨慎的结局,祭祀阶段则侧重于追求未来。 葬礼阶段既是小心死亡的终点,也是追求未来的起点。 我们用温暖引领葬礼,用多样性引领葬礼,用文化引领祭祀。 这三个环节各有侧重。
在温情办丧方面,重点是化解死者家属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 我们推广殡葬陪护服务,让死者家属只诉说一次悲伤,剩下的过程由陪葬人完成; 积极提升殡葬人员服务水平,在民政部组织的殡葬人员大赛中荣获冠军; 推出插花租赁、千元套餐、殡葬服务等惠民服务,把死者的烦恼和忧虑变成暖心的事情。 。
在多元化殡葬方面,大力推行地下埋葬。 新开坟墓面积不足0.6平方米,0.4平方米小坟墓已成为销售主流产品。 许多墓地已开发出小于0.2平方米的墓葬; 墙埋 草坪埋、树埋、海埋等生态埋葬方式越来越多。 这个城市的海葬已经进行了34年。 累计已将6.2万箱死者骨灰撒入大海,节省土地2.5万平方米。
在文化引领的追悼方面,我们倡导鲜花追悼、公众追悼、亲情追悼、人工智能复活等多元化文明追悼活动。 开展“风起清明梨花开”文化系列活动,开展“树说思念”纪念林植树活动,让墓园成为精神寄托的载体。
二是聚焦矛盾焦点,突破三个难题。
首先,通过一键访问消除信息差异。 在成功清理违法虚假网站和网页、打造上海殡葬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公民死亡”殡葬服务在线处理功能。 市民可以在网上办理遗体运输、预订礼堂、选择殡葬用品等。 对于常见的服务事项,您可以一键消除信息差异。
二是规范中介市场,综合监管。 加大对太平间等殡葬中介盘踞场所的整治力度,出台《上海市殡葬中介服务行业公约》,加强殡仪馆管理,规范殡仪馆中介服务行为,将“黑中介”拒之门外。行业。 今年,市政府将殡葬机构纳入综合监管范围,将更有效地促进殡葬机构服务规范有序。
三是通过环保转型践行绿色理念。 2021年起,上海将启动环保火化炉升级改造,发布绿色环保火化炉企业标准。 2023年以来,全市殡仪馆基本完成绿色火葬机改造。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惑。 例如,行业特殊性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死亡人数增加与土地减少的矛盾、各种丧葬方式供给与习俗的矛盾、设施不足与邻避的矛盾等。影响,政策法规供给不足与行业自律之间的矛盾。 无效矛盾。 尤其是公益属性与业务单元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类矛盾的底层逻辑和核心焦点。 这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殡葬管理永远在路上。 上海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加强综合治理,推动殡葬业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作者为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高吉 上海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让殡葬业回归理性
柴俊勇
当前,殡葬行业治理创新面临风俗难移、墓地资源难以承受、生态殡葬共识薄弱等三大难题。 一些地方丧葬礼仪习俗的传承还停留在肤浅、形式上,在办丧事上还存在盲目攀比和封建作风。 迷信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新死亡人数逐年增加。 土地资源紧缺、新建墓地数量有限,导致部分城市墓地价格上涨。 自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节约土地生态殡葬的指导意见》以来,尽管选择树葬、海葬、深埋等方式埋葬骨灰或遗体的人数有所减少逐年增加,这样的绿色环保形式越来越受欢迎。 逐渐被大家所认可,但总体来说,受“安葬”传统观念的影响,塔葬、壁葬等新的丧葬方式在情感和思想上并未被普遍接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需要出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完全的。
新时代条件下,殡葬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情理并重”作为“生命终结”的价值取向,殡葬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宁死亡”。
改变习俗。 改变殡葬领域的风俗习惯,需要建立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丧葬丧葬标准,注重哀伤情感的寄托,淡化隆重仪式的排场。 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强调葬礼的“纪念”功能。 通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虚拟世界的概念引入殡葬领域,建立“数字墓地”,整合声、光等科技手段进行安葬和纪念。
改变模式。 一是推进数字化。 民政部门牵头殡葬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礼仪服务在线化、数字化”,开发了殡葬服务、追悼会等相关应用程序,如“随笔办”等,由民政部门监管。民政部门。 二是确保公平透明。 统一展示殡葬服务机构资质、服务项目、价格,严厉打击一些非法“一站式”殡葬中介服务,整顿行业市场。 三是优化配置。 优化殡葬设施空间布局,推动殡葬设施用地纳入国家空间规划。 重点加强公益性殡葬设施规划布局,合并小型分散殡葬设施,构建以公益安置为主、商业为补充的殡葬设施新格局。
改变你的心态。 深化“尊重生命”、“死者最重要”的理念,落实更加人性化的政策。 探索在殡仪馆设立纪念室,在医院、疗养院设立告别室。 捐献人体器官或遗体的人必须受到特别尊重。 加强绿色殡葬宣传推广,扩大社会认知,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柴俊勇 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殡葬管理创新的思考
王琪
当前,殡葬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研究殡葬治理体系现代化势在必行。 新时代殡葬改革的重点还应体现在治理体系的创新上。 以下是笔者对殡葬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
有必要厘清丧葬的内涵和外延。 目前,学术界对丧葬有多种表述,如葬礼埋葬、葬礼仪式、葬礼传、最终葬礼传等,使葬礼过程呈线性,没有终点。 这不仅丰富了殡葬的内涵,也拓展了殡葬的外延。 概念不同,内涵和外延也不同,有必要予以澄清。
殡葬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各国对“生、老、病、死”的制度安排存在明显差异。 与其他几项“人生大事”相比,殡葬的管理制度相对复杂。 这对殡葬管理和殡葬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亟待进行改革。
要加强殡葬公益性保障。 殡葬具有公益属性,应与医疗、教育、养老等相一致。 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可以试点殡仪馆服务全部由政府承担,实现全程公益性。
要以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 殡葬政策指导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感受。 政策引导必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因地制宜、因情况因人而异。
封建迷信必须有明确的界定。 时至今日,对于封建迷信仍然没有标准、定义模糊、众说纷坛。 封建迷信要明确,清堵结合。 同时,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加强引导,抵消封建迷信影响。
要加快推广节地型生态殡葬。 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吸收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殡葬习俗形式,设计更多节约土地、生态化的殡葬方式,使生态殡葬服务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并且有效。 文化。
多注意丧葬安排。 通过建立系统的丧葬规范或规定,安定死者,追思先人,传承精神,弘扬文化,凝聚民族气节,维护社会稳定,延续中华文明。
公益性墓地必须严格管理。 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金,加快公益性墓园建设。 政府部门要加强设立条件、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埋葬方式等管理,防止公益性墓地资本化、宗族化、商业化。
继承和发扬殡葬文化是必要的。 丧葬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文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殡葬形式看,要通过服务丰富殡葬文化,通过教育体现殡葬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展示殡葬文化,通过系统弘扬殡葬文化,形成完整系统的殡葬文化体系。
推动殡葬服务创新。 当前,殡葬服务需求旺盛,服务主体更加多元化,行业发展不断壮大。 要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让服务更加透明、程序更加清晰、标准更加明确、规定更加合理、殡葬更加温馨。 (作者为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琪
从治理角度深化殡葬改革
王继胜
殡葬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实现“安乐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葬礼可以理解为文明人对待同类人死亡的方式。 既然死亡与生命密不可分,那么它就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善意。 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管理和治理是两个不同的词,但却是概念认知的颠覆。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则是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达成一致共识。 从管理到治理,这是认知高度的飞跃。 国家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从治理角度深化殡葬改革,必须从社会治理整体角度思考。 殡葬管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环境。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市场化、科技化、法治化等社会宏观趋势都需要纳入殡葬管理范围。
同时,我们切身体会到,尽管管理者和从业者经过长期、深入的努力,为什么社会舆论对殡葬行业仍然存在误解和偏见? 正是因为死亡观念的禁忌,葬礼这个话题才被边缘化。 要消除刻板印象,“治理”或许是解决之道。 只有梳理清楚什么是殡葬管理,然后邀请社会各界以适当的主题进行讨论、共同谋划,才能落实“治”。
殡葬管理首先要达成三个底层逻辑共识:一是人口出生率,二是殡葬设施的重要性,三是对殡葬起源的思考。 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没有共识,上述治理就无从谈起。
从业者往往关注眼前的人口死亡数据而忽视出生率,但实际上这个数据关系到行业未来的配置和方向。 预计从2035年开始,我国将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每年将有数千万老年人增加,这也对养老服务末端的殡葬服务提出了挑战。 殡葬服务的供给能力能否跟上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记得在2019年召开的江西省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现场推进会上指出,殡葬设施建设和管理是决定殡葬改革最终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足人们品质生活需求的殡葬服务设施也应该成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
另外,回到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的居民服务业,是不折不扣的“服务业”。 因此,我们不能简化服务,而应该回归“服务”的本质,回归尊重“人”的本质。 “死后留名”是人们的基本需求。 为家人留下一段回忆,留下令人尊敬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精神。 用数字技术的开放思维和新质量生产力的发展思维,把“留下”留下来。 写足够多的文章,需要我们修炼人不仅要坐下来说说,更要站起来付诸行动。 (作者为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文/中国社会报)
王继胜 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