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景顺长城周期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内收益率已达27.73%,万家周期驱动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年内收益率达到21.22%。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今年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监管部门大刀阔斧的费率改革。但对于资金量更大的公募基金来说,当前行业内平均佣金费率却高达万分之八左右。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高达28万亿元。
又有多位知名券商、公募人士“奔私募”。此外,笃远(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陆成来是一位固收老将,他曾担任中海基金高管、固收总监,如今自主创业。杭州月阑私募基金完成登记,总经理是券商资管知名女将
私募发行市场正在逐步回暖。私募基金发行数量显著增加“1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发行回暖有两个原因:一是10月的假期因素使得基数较低;二是四季度以来上证综指继续震荡调整,底部区域特征愈发明显,部分专业、理性的资金开始入场。不仅新资金次第入场,存量产品的仓位也逐步提升。
随着ETF市场的火热,多家券商积极发力布局ETF做市业务。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商资格、上交所债券业务做市资格,而随着ETF规模的不断增长,券商对于相关业务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布局ETF做市业务动作加快。招商证券表示,上半年基金项目做市标的数量为428个,做市业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券商系公募再落一子,折射出两大信号:一是券商“一参一控一牌”的公募布局在持续推进。券商公募持续布局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公募基金公司发展时间长,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也更强,这是券商进入公募赛道后需要快速提升的部分。
一、夏某龙是公募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是公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12月29日,夏某龙被聘为华夏红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作为投资小组成员,负责独立运作华夏红利6组。
近日,中基协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基金代销百强榜单,24家银行、53家券商、21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上榜。
它们也是获批开展ABS及REITs业务的首批保险资管公司。泰康资产CEO段国圣表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试点开展ABS及REITs业务,这对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保险资管公司是资产支持计划产品发行和投资的重要参与机构。
基金代销队伍又增加一位“保险系”成员。这是在9月份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之后,又一家保险机构正式涉足基金代销业务。事实上,部分保险机构在基金销售领域进行了更早布局。Wind数据显示,目前474家基金代销机构中有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8家。“保险系”代销份额尚小对于保险系机构代销基金的优势和不足方面,姚旭升认为,其分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8月18日,由海通证券、中国雄安集团主办,海通开元、雄安基金承办的生物医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论坛在河北雄安举行。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为雄安未来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来更多优质资源,齐心协力把雄安新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海通证券发布《海通证券服务雄安新区科创金融发展若干措施》《海通证券生物医药产业白皮书》及《海通证券电子信息产业白皮书》。
站在当前时点,内外资机构均对后市相对乐观,认为许多优质标的配置机会显现。7月以来,多只ETF发行较为火热,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机构成为ETF的主要买入者。除了新发ETF较受欢迎以外,存量ETF也吸引大量资金涌入。ETF还在持续“上新”,后续增量资金可期。数据显示,当前共有5只ETF正在发行中,并有4只ETF等待发行。
证券公司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在推动债市尤其是信用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履行“看门人”责任。随着市场壮大与行业竞争加剧,债券承销业务目前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应充分发挥各方监管职责和优势,形成合力、杜绝盲区,有效推动评价体系落到实处,从而引导业务方向,为债券承销业务生态的净化提供坚实基础。债券承销业务是联结实体经济与债券二级市场的纽带。
业内人士表示,布局公募赛道或成为券商资管及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破局的关键。或助力券商业务转型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券商的业绩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布局公募赛道,未来有望成为券商资管及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破局的关键因素。中金公司研究团队认为,公募基金业务已经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路上的重要一环,“含基量”及公募基金牌照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券商的业绩成色。
不到一个月,又一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并表示,当前公募权益基金降费,公募基金行业收入可能增速下降,加速行业马太效应,中小公募竞争也逐渐加剧。截至目前,全市场券商资管子公司已经扩容至26家,但只有8家获得了公募基金牌照。实际上,券商也在积极申请公募牌照。此外,今年也有券商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拿到公募牌照。
日前,又有一位百亿规模基金经理职位有了新动向。在公募行业内部人才“洗牌”的同时,也有来自券商、券商资管等机构的投研人才加入公募队伍。众多知名基金经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公募机构成了吸引投研人才的“大户”,除了公募行业内部的诸多变动,也有其他机构的优秀人才加入公募大军。近日,除了孙伟,另一些来自券商的基金经理也加入了知名公募。此外,今年上半年,知名基金经理“公奔公”也非常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