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微商资讯网

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编辑:shixunjie      来源:微商资讯网     

2018-06-22 14:39:58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草案开征民意

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副中心一带、一轴、多组团 空间布局示意图副中心一带、一轴、多组团 空间布局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昨晚,市规划国土委、通州区政府共同发布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已经编制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规划于6月21日至2018年7月20日向社会公告,听取公众意见建议。根据规划,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市副中心将承接中心城区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疏解。

根据规划,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其中一翼。去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提出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成为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对于城市副中心的规模与结构,规划严格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落实,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约1亿平方米。

此外,规划还划定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为城市后续发展预留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实现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以上。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告采用网上公告加现场公告两种形式,市民可通过网站留言、现场留言、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参与提出意见建议。为方便市民了解规划草案主要内容,即日起,市民可登录市规划国土委网站(http://www.bjgtw.gov.cn)、通州区政府网站(http://www.bjtzh.gov.cn)及两个部门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查看“一张图读懂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同时可以通过上述网站预约从26日起的现场公告门票。

为保证现场安全有序,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预约三张门票,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无须预约,凭本人有效证件可直接领票参观。团体观众(20人以上)需至少提前一天电话预约。

6月26日起,预约成功的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现场免费取票参观“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详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参观时间每日10:00-16:00(15: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为方便市民就近参观,规划草案将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0号一层)和通州区潞城镇展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原通州区第三中学往西100米路北)同时展出,内容完全相同。

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朋友的意见建议,将认真整理研究,积极吸纳到规划成果中,不断提高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水平。”

本版供图/市规土委

亮点

三大功能

每个家园均设置家园中心

规划提出,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承接中心城区40万至50万常住人口疏解。

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此外,规划还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一条设施服务环,整合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有机串联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居民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以组团、家园为单元,提供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每个家园(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混合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资源配置

绿色出行比例达80%以上

建设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这是城市副中心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规划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针对交通、职住、环境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绿色出行方面,由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在职住平衡方面,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在环境治理方面,建立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规划中多次出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法,体现了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高度重视。规划按照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目标,提出生态建设、绿色出行、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一系列规划指标,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轴

人均绿地面积达30平方米

规划在2016年开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基础上,以“一带、一轴”组织城市功能布局。着重提出要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作为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特色。

其中,“一带”指依托大运河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而“一轴”依托六环路建设功能融合活力地区,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

规划全面增加绿色空间总量,实现森林入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人。同时,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多级绿色空间系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

作为北京的水路大动脉,大运河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沉淀。规划提出,要保护并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故事,构筑全面覆盖、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充分展现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城市风貌是此次规划的一大亮点。为此,规划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风貌格局,展现“绿心环翠承古韵,一支塔影认通州”的新时代城市画卷。此外,加强高度管控,划定基准高度管控区,建立舒缓有序、格局清晰、通透疏朗的城市高度秩序。建设低密度城区,加强建筑规模整体管控,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强度分区。加强对建筑风貌、城市色彩、第五立面与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全域全要素管控,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马上就访

与城市设计全面融合

突出精细化管控

北青报:为什么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市规划国土委: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青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如何编制?

市规划国土委: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开门编规划,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充分尊重社会公众对规划编制的知情权、参与权,我们将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北青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有何特点?

市规划国土委: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突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推动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全面融合,突出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坚持“多规合一”,将街区作为控规管理的基本单元,逐步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专项规划与控规相融合。坚持刚性与弹性并重,加强规划实施动态调控,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专家观点

规划提出家园概念

实现“六元平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认为,在人民生活组织上,北京老城很大的问题就是把功能拉得太开了,“你去看看这些在金融区工作的人都在哪里生活,你就知道整个城市为什么交通变成这样,把一个人的生活,他的居住点和工作点拉得太开了。”

吴志强表示,这次城市副中心规划中提出了家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六元平衡。过去只能说到职住平衡(都很难做),这次通过大数据模拟,把职、住、医、教、休、商业服务,六元在15分钟进行最大可能的提供。这种模式实际上从根本上灭掉了大都市无谓的每一天来往的交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这种思想方法对未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则认为,这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从中央的高度,根据21世纪的眼光,根据中华文化的传承,根据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也更加根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样一个功能的转型,坚持高点定位所做的规划。

“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集全球智慧,开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总体城市设计及6个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方案征集,然后再通过优胜方案再做进一步整合,往下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王建国院士认为,在技术层面上,做到了全要素、全系统的规划设计。

与中心城区要处理好

“主”与“副”的关系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总规划师兼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表示,本次城市副中心控规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核心的发展理念,在规划当中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融合在一起,通过规划刚性管控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综合协调,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与标准构建,突出建筑风貌、生态环境、公共空间的管控,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体现为人民服务,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力求通过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效疏解和承接中心城的人口和功能,保障首都功能的有效实施。

他认为,规划建设好城市副中心要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首先处理好和中心城区“主”与“副”的关系,通过对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有效承接和紧密对接,保障首都功能的实现,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发展局面。

其次,处理好和通州区的核心与拓展关系,通过全区的功能统筹和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融,实现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最后,处理好和北京东部各区、廊坊北三县地区激活带动、协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和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使副中心成为东部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发展的枢纽节点,实现以点带面、区域协同、区域共进。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数说

城市副中心2035年将实现的目标

通州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28%提高到40%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

自行车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左右

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2992平方米

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力争达到7.7张以上

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9.5张以上

人均紧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