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网消息:
11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接连下发多份批复文件,批准6家保险公司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并允许开业。 经营区域辐射全国。 这意味着,至此,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首批15名“居民”已全部成功“落户”。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成立和发展,中国企业通过再保险拓展海外市场,更多的企业、人才、技术聚集到上海,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话语权。 正确的。
六家产险公司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据悉,本次获批的6家公司分别是:协鑫财险、太保财险、黄河财险、大地财险、东海航运保险和泰山财险。 至此,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首批“居民”已全部落户。
今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正式启动再保险“国际板”。 临港新片区以“临港速度”全面启动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化对外开放。
当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必然需要一个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高、产品更丰富的再保险市场与之相匹配。 但目前,国内再保险市场与这一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市场开放来看,我国每年向境外转移的保费规模远远超过境外转移的保费规模,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再保险国际板建成后,将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 一方面,通过吸引更多境内外再保险公司入驻,增加境内再保险市场主体数量和供给能力,促进境内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再保险业务交易市场,更加便捷地参与国际业务,进一步与全球再保险市场双向融合,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
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首批7家保险公司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10月,国寿财险还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除此前获批的人保财险公司和本次获批外,在获批的6家产险机构中,目前已有15家产险机构正在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阳光财险发行首张“再保险国际板”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15家机构中,人保产险早在2020年就申请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早在今年10月,已有15家机构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签约。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初步形成机构集群。
10月26日,在第五届上海国际再保险大会上,阳光财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作为首批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的机构参加现场签约,并与上海再保险交易中心成功签约。保险交易所“再保险国际板”系统平台对接,成功发行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再保险国际板”首单业务。
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表示,再保险“国际板”是为了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后发优势,聚集国内外再保险“国际板”。外资再保险经营主体、专业人员、风险资本、业务信息等要素。 现场市场填补了我国再保险市场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空白。 再保险“国际板”的成熟建设,对于推动金融保险业高水平机构开放、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水平和临港金融湾品牌国际影响力将发挥重要作用自贸区新片区。
再保险“国际板”将为国内从业者和再保险机构带来哪些帮助?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国内再保险机构主要通过离岸方式参与国际市场。 随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成立和发展,中国企业通过再保险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更多的业务、人才、技术在上海聚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再保险市场的话语权。 此外,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 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技中心建设相互协调,通过国际再保险中心助力中国金融科技力量向全球推广。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