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微商资讯网

中国A股遭遇“强监管风” IPO撤回企业大幅增加

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微商网      上市   监管   证监会   披露   资本

2024-05-22 08:14:46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良)今年以来,不少拟上市的中国A股企业主动撤回IPO(首次公开发行)申请。 这一数字明显多于去年,引发担忧。

金融数据服务商Wind统计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已有144家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其中沪深交易所主板47家,科创板21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38。 北京证券交易所共有38家公司; 这一数字约为去年同期的1.7倍。

其中,不少按下“退出键”的公司已经通过了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上市委)的审核。 例如,据深交所近日公告,安徽精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在证监会审核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期间,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早在2021年就已经“过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开信息来看,上述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原因是主要是在IPO自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在法规、行业定位、信息披露、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及时纠正。 企业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对IPO问题进行自查自纠,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严格监管”的趋势密切相关。

今年新“国九条”(《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夯实基础、夯实基础、 “严格监管、严格管理”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基调。

吴庆就任证监会主席后多次公开强调,上市公司是市场的基础,是投资价值的源泉。 要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在刚刚过去的“5月15日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吴庆再次发声:从上市公司“进入”到持续监管再到“输出”,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正在建立。 目的是坚决杜绝造假行为,将公开透明的要求落实到公司信息披露全过程,将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各项治理机制,消灭“僵尸公司”和害群之马。 坚决清理市场。

最新的“严格监管”信号来自证监会5月15日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第10号》。指引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向投资者发布声明,以改进有关上市后股息政策的信息。 信息披露规则,加强未盈利公司相关信息披露等。

赵锡军表示,由于监管部门将“两强两严”的基调贯穿于企业发行上市监管全过程,持续做好IPO监管、上市公司监管、退市监管等工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拟上市企业认真进行IPO自查自纠,有效遏制了“带病入市”、炒作上市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严格”的基调也体现在马可波罗项目中。 作为新发行上市规定出台后的首个项目,马可波罗IPO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4月30日,深沪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股票发行与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完善各板块上市财务条件,进一步明确板块定位要求。

5月16日,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召开会议,对马可波罗IPO申请进行审核,并作出暂停审核的决定。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委员会此次暂停对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到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利润出现一定下降等实际情况,以及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 是否消除。

针对IPO监管趋严,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严格审核拟IPO企业,有利于筛选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此外,这还可以稳定二级市场情绪,避免短期内大量新股上市带来的市场波动,维护市场稳定。

展望未来,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毅认为,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实,A股IPO市场新生态将逐步形成,这不仅有利于优化IPO市场互动关系。一二级市场的发展,也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整体素质和质量。 效率还将为投资者创造更安全、更透明的投资环境。 从长远来看,也将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繁荣稳定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超过)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