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快递之王圆通速递(9956.HK)召开2024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 继公布亮眼的2023年度业绩两个月后,圆通快递的营收、利润、规模等再次出现意外增长,实现“开门红”。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23.78亿元,同比增长15.2%; 零担货运总量达到288万吨,同比增长21.7%; 毛利润达到3.82亿元,同比增长77.6%,毛利率达到16.1%,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最佳水平; 调整后税前利润2.8亿元,同比猛增133.7%; 调整后净利润2.09亿元,同比猛增173.9%。 可见,安能物流深化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战略转型,不仅进一步巩固盈利能力,收获远超市场预期的核心运营数据,还在成本、质量、时效、服务、网络覆盖等方面。
经营指标全面提升,安能高速正向“五个最好”目标迈进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营快递网络,推进改革的最大困难在于战略方向与各级船舶的执行能力是否高度匹配。 为此,一拖物流总部在改革之初就提出了成本最优、质量最好、时效最稳、服务响应最快、网络覆盖最密的“五最好”发展目标,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和绩效衡量标准为了改革。
一季度的业绩数据不仅证明了其战略转变的正确性,也预示着安能正在朝着“五个最好”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圆通物流深化精益管理,通过提高配送中心和车队运输运营效率推动成本降低,持续控制成本。 一方面,从配送端入手,围绕人、场地、设备进行全方位改进; 另一方面,聚焦运输端,不断优化车辆线路规划和生产配置,根据不同线路合理配置车头、车拖、司机。 精细化车队管理,减少各种成本(人、油、路)的流失。 今年一季度,一拖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310元/吨,同比下降8%,单位配送中心成本为151元/吨,同比下降27.1%。 成本下降为一拖释放了更大的盈利空间。
在服务质量方面,圆通进一步深化“用圆通,运好货”的品牌理念,通过减少中转提高运营标准化,优化航线规划提高中转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时效。 今年一季度,丢失率(每10万件丢失件数)下降至0.06,损坏率(每10万件损坏件数)下降至8.67,3月份平均出货时间为缩短至70小时以内。
卓越的服务品质也使得一拖能够以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中小公斤级货物的需求,货物重量结构不断改善。 数据显示,一季度一票平均重量为91公斤,同比下降2.9%,中小公斤货物量大幅增长,其中迷你票、小票量零担分别增长24.8%和20.8%,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
此外,圆通物流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将总部从控制型向赋能型转变,缩短作业区域层面的管理半径,不断提升组织效率,网络生态更加健康。 公司首创行业“铁三角”基层组织,以营销、运营、客服三位一体赋能网点,及时解决网点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用的扶持政策也吸引了更多的加盟商。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运合作伙伴及货运代理总数已超过2.95万家,连续多年位居专营快递网络第一,网点密度也不断提升。 即使在西藏,一拖也实现了全覆盖。 同时,受益于网点结构的优化和点均货运量的提升,公司货运量同比大幅增长,持续领跑行业。
业绩获得多方认可,安能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多年来,圆通速递植根于快递行业的发展逻辑和国内客户的需求。 凭借强大的转型基因,不断突破自我,始终保持快递行业的领先地位。 2021年11月,创业第十一年,圆通速递凭借首创的货运合作伙伴平台模式,坐上货运量第一的宝座。 “快递之王”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快递公司。 2022年9月,上市不到一年,圆通速递在敏锐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后,率先发起以“质量和利润”为核心的改革,积极刺穿原有以货量为导向的行业竞争指标,率先开辟了快递高质量发展之路。 短短一年多时间,以持续全面高质量增长,走在快递行业前列。
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并不容易,适应变化并成功从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更难。 圆通速递出色的转型表现赢得了外界的广泛认可。 自3月底发布年报以来,圆通速递陆续获得中金公司、广发证券、摩根大通、海通证券等多家知名券商机构的公司研究报告。
中金公司表示,圆通速递2023年成本大幅优化,预计2024年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公司仍将有降低成本的“子弹”,同时也将提供较强的定价竞争力,带动快递业务的恢复。货运量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目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广发证券在首份报道中表示,公司通过优化单票货物重量,降低了11%的成本。 在快递行业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低成本成为吸引流量的关键,圆通速递的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研究报告还预测,2024年圆通速递市值将达到PE估值的14倍,并给予“买入”评级。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零担快递行业正在加速迈向更高维度,高质量增长将成为新的行业主题。 在此背景下,圆通速递以“质量、利润”为核心的转型,在公司坚持长远主义的情况下,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仅使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也为行业树立了转型的优秀典范,引领行业成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社会物流总量88.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去年第四季度,比去年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 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 麦肯锡在相关报告中还指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受益于中国新型商业供应链——生产、零售、贸易、电商四大基本需求均趋于“高频化”,针对“小批量”运输需求,以安能物流为代表的全网快运凭借广覆盖、高标准化的优势,成为国内零担行业中最具长期成长性和规模效益价值的市场,也是国内零担行业中最具长期成长性和规模效益价值的市场。有可能成为500亿级别的行业龙头。
据透露,在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基础上,一拖将聚焦高毛利的公斤级细分市场,推动差异化、有质量的规模增长。 圆通物流近期升级“3300”产品,全面免除300公斤以内特殊附加费,同时推出更高的“9996”时效标准,加快产品全流程时效,优化到达服务感知顾客。 通过以上两项举措,一拖可双管齐下,深度挖掘需求空间大、市场增长快、毛利空间高的3-300公斤细分市场,增强主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与服务。
在谈到未来计划时,安能物流表示,下一步还将围绕“五个最好”战略,开展网点服务标准化培训,不断提高操作标准化程度,减少丢失、损坏、投诉; 积极推进网点数字化,不断提升公司对网点的赋能水平,推动网点高质量增长; 通过持续创新挖掘增长潜力,开展自动化装配线装备试点应用,推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试点; 践行碳中和等,创新试点培育安能新品质生产力。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公司收入将稳步增长,利润水平不断提高,构筑远离纯粹价格竞争的“安能护城河”,引领行业良性竞争和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一季度的“开门红”为圆通速递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有效改革的持续推进,业绩的持续释放有望为公司带来新一轮的增长。 参考同为物流巨头的京东物流、顺丰速运的市值,圆通速递的估值仍有巨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