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微商资讯网

上市险企2023年度报告出炉普惠保险供给扩大保险承办能力

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微商网      年度报告   保险   银保产品   新华保险   中国人寿

2024-04-10 13:09:07 

微商网消息:

近日,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年报出炉。 年报披露的个人保险业务数据显示,2023年,国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6413.80亿元、6019.34亿元、2528.17亿元、2528.17亿元。分别为1659.03亿元、1006.4亿元。 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3%、10.9%、3.2%、1.7%和8.6%。

扩大普惠保险供给

保险公司不断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办理能力,同时加快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亲民保险”等创新业务。 年报显示,2023年,人保健康将加大政策性和商业护理保险业务发展力度,实现原保费收入36.45亿元,同比增长236.9%。 新华保险实现政策性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7.34亿元,覆盖客户1965.45万人,同比增长9.5%。

展望未来保费潜力,人保集团副总裁于泽预计保费将稳步增长。 “说实话,近年来医疗保险政策相对稳定,基于量力而行、量力而行的发展原则,我们判断大病保险业务也会趋于稳定。从长期来看, “长期护理保险方面,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人保财险、人保健康都在积极准备,应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于泽说。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完善产品定价和风险防控技术实现盈利稳定增长。 “PIC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承保赔付、风险审查等机制。特别是在大病保险业务资金保障较低、融资瓶颈的情况下,我们降低了短期综合成本。 “通过内控定期保险,费率下降了0.7个百分点。”人保健康险总裁邵立铎表示。 除政策性健康险业务外,保险公司还围绕“新公民”、灵活就业人员、“老少”等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持续加大普惠保险供给。 人保健康持续完善互联网保险业务产品矩阵,研发推出多种税收优惠的健康险产品,实现护理险互联网渠道销售突破; 中国太保开发的非标医疗产品“嘉安信”为健康人群带来百万福利,为五类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 平安产险为43个地区65万名骑手提供风险保险,总保额达4225亿元。

“保险业是基于大数法则的,是天然的群体事业。普惠性是保险业的基本特征。目前我们提供的重疾保险覆盖了近3.5亿人,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了更多人。”超过3800万人,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服务而言,首先要体现政治性、民性。”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表示,下一步将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提供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性价比高、一看就懂的普惠产品。 。

提高代理队伍素质和效率

作为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2023年保险代理人队伍将持续调整,销售人力数量将持续下降。 根据上市保险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2023年,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员规模为63.4万人,同比下降5.1%; 人保寿险个人业务集团销售人员8.9万人,同比下降8.8%; 中国平安个人寿险代理人数量34.7万人,同比下降22%; 中国太平洋人寿月均保险销售代理人21万人,同比下降24.7%; 太平人寿的个人代理人约为23.5万人,同比下降约40%,这是近五年来出现的情况。 最大减少量。

新华保险副总裁王连文认为,代理人团队流失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国寿险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加上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整个行业团队都处于下滑趋势。 其次,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代理商团队的保留率低也是行业本身的特点。 第三,过去的动态式、脉搏式招聘在行业中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探索仍在进行。

比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 2023年,代理人队伍素质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稳定,核心人力生产力和收入稳步提升。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保费43503元,同比增长26.6%; 新华保险月人均综合产能6293.7元,同比增长94.4%。 中国人寿销售人员月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28.6%;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36.2%,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和代理人人均收入增长89.5%。 增长39.2%。 与此同时,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成为保险公司年报中描述销售队伍转型方向的热词。

“放眼整个行业,代理商已经开始慢慢从之前的大规模战术转向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过去几年,代理渠道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中国平安也主动出击,对代理人队伍素质进行了全面转型。 “未来三年,我们代理渠道的发展策略有三个关键词:稳规模、增业绩、增产能。”

“过去,谁的团队越大、人数越多,谁的业务份额就越高。但2019年以来,整个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靠人力拉动业绩的做法已经不再有效,现在我们必须驱动高品质源于产能,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连文表示,新华保险正在实施增产能、优化结构、稳增长的阶段性战略。 “短期来看,产能的提升主要靠产品,主动从单件保费较低的健康险调整到单件保费较高的终身寿险;同时,向高绩效团队投入资源,让真正的战斗力要率先产生倍增业务,当然从中期来看,单纯增加产能是不够的,还要优化产品结构,我们大幅减少了三年、五年的产品。年期限的产品,同时大幅增加五年期和十年以上期限的产品数量。产品通过期限的改善,将提高新业务价值的增长率。” 王连文说道。

人身保险扩面提质_人身险将进入扩面提质阶段_

为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中国人寿于去年10月宣布启动“种子计划”。 “目前,研发项目已全部完成,试点工作已于去年12月开始。从实施首个月的数据来看,首家试点公司的销售团队素质已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以上,其中20%具有硕士学位。人均新订单佣金已达到12000元,销售模式也全面升级,初步符合预期。” 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个险营销体制改革,并根据现有团队的升级和新团队的探索双向努力。

为建立健全销售人员销售能力资质等级制度,今年3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征求意见稿)》向行业征求意见。供评论)”。 白凯认为,不同级别的代理商只能销售有限的产品,这将有利于代理商的精细化管理,帮助代理商明确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

新的代理人分类分级规定即将实施。 白凯表示,中国人寿正在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实施细则。 “标准正式实施后,将促进我公司代理商队伍高质量发展,短期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但长期来看影响不会很大,公司将进一步重点关注在素质提升和教育上,加强专业培训,强化销售支持配套激励政策等,推动团队高质量发展,这与公司转型方向是一致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工作顺利。” 白凯说道。

风险防控更加严格

除个险渠道外,2023年银保渠道也将出现高增长。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保费规模最大,为787.48亿元,同比增长24.18%; 太平人寿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32.17亿港元,同比增长8.3%;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原保费收入490.64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总保费收入的48.8%; 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额增长77.7%,但银保渠道保费占总保费比例较低;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约478.24亿元,同比增长8.9%;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380.69亿元,同比增长12.5%。

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规范银保渠道,推动人身保险行业“银保银保一体化”,通过设定渠道上限防范费差风险佣金费用。 所谓“报银统一”,是指保险公司向监管机构备案的产品定价假设,包括成本假设等应当与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中执行的一致。

在郭晓涛看来,这样的监管政策是有利的。 目前,一些保险公司采用高额费用进行竞争。 “保银合一”政策对于长期存在的费差、损失等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 “这将为运营能力强、产品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品牌优秀、渠道多、产品多的企业带来非常有力的支持。” 郭小涛说道。

“目前我们已经设计了全新的银保产品体系,并完成了所有代理银行手续费协议的更换,整体实现了平稳过渡。银保渠道实行‘报银合一’后,银行代理手续收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的同时,产品新业务价值率有一定提高,公司费用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客户和股东的利益。” 白凯认为,下一步如果将“报告”扩大“银行合一”范围纳入个人保险,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于降本增效,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保险业的发展。个险渠道营销体制改革。

人身险将进入扩面提质阶段_人身保险扩面提质_

去年以来,为降低负债端成本、严格控制风险,监管部门不仅通过“报银合一”防范费差损失风险,还下调了人身保险预定利率产品利率由3.5%下调至3%,防止利差损失。 风险。 对于利率损失风险,新华保险副总裁龚兴峰认为,人身保险业务除了资产负债管理外,还应该从穿透周期的角度来看待,对长期利率损失要有清醒的认识。长期投资收益水平和利率水平。

宫兴峰表示,首先要强化长远思考的落实。 不仅长期资金要能够经历周期,管理资金的保险公司也必须经历周期。 其次,要提高差异化竞争力,降低债务成本,突出产品竞争力,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生态圈建设。 三是要真正完善资产负债管理联动,抓好创新。 下一步,新华保险将加大万能险、分红险等利率可变产品的创新和销售,从长远角度管理资产和负债,降低利率损失的风险暴露。

当前,风险防控已成为各保险公司的重点工作。 中国人保董事长王廷科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金融保险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将持续升级《全面风险管理行动计划》”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安全性、有效性,以高水平保障保障高质量发展。” 白涛还表示,在守住风险底线方面,保险公司本身提供保险服务,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确保业务可持续和承担风险。 高效生活和运营,同时努力实现财务功能和盈利能力的统一。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