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较高的风险权重,银行自营投资永续债规模本身较小,因此银行投资永续债规模受到新规变化的影响或较小。“资本新规出台后,定制债基在资产穿透上的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出于对于风险计量的考虑,机构可能会加大对于定制债基的需求,定制债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三季度业绩刚刚“回血”的CTA策略,再度陷入调整。CTA策略业绩再度陷入调整然而,进入四季度,CTA策略再度陷入调整。备受关注的是,CTA策略陷入调整,是否意味着其配置价值正在减弱?因此,CTA策略业绩调整大概率是阶段性的。如何提升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成为私募管理人的必答题。
ETF市场发展如火如荼,服务于场外市场的部分ETF联接基金产品也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上述沪上基金公司表示,即便近年来全行业发行了不少产品,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非货币ETF规模占整个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A股股市规模的比重都非常低,ETF和ETF联接基金的未来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实现绝对收益”“控制回撤”等,是近期一些债基基金经理的“高频词”,成为彼此之间比拼的重点。比如,某些头部电商平台对“上架”债基的收益和回撤有相应的门槛,达到相关要求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导流。“不仅是新发基金,后续我们计划将以前一只特色不明显的债基改造成绝对收益类基金,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
此外,北京银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到,“顺利完成存量首套房贷客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多家银行人士表示提前还款情况有所减少。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提前还款情况有抵补作用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净息差产生一定影响。
高萍)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发布关于部分理财产品规模上限进行调整的公告。近期,在部分理财产品募集失败的同时,也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发布关于理财产品规模上限进行调整的公告。对于10月前三周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大幅增长,普益标准研究员周余杰称,探其原因,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的恢复。
机构布局PCB板块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需求量增加,二是价值量增加。今年前两个季度行业需求比较疲软,但从三季度开始,部分板块需求有所回暖,特别是中高阶设备的需求在提升。
赣州银行官网信息显示,该行采购上市保荐人及主承销商项目日前公开招标。2021年11月发布的江西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推动赣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挂牌”。
10只FOF年内清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全市场公募FOF产品已有470只,虽然产品数量大幅增长,但总规模不到1700亿元,较2021年末的2200多亿元明显下降。业绩和规模双降之下,今年以来清盘的FOF达到了10只,其中有5只为养老FOF。
从同比数据来看,近六成险企车均保费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近六成险企车均保费下降从同比数据来看,近六成险企车均保费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在降价幅度方面,前三季度车均保费下降超过千元的险企共有3家,分别是京东安联财险、锦泰财险和国泰财险;另有14家险企车均保费下降过百元,其余15家险企的车险保费下滑在百元以内。并且,车均保费更低的险企,降价趋势更明显。
风再起时,创新药跑到了行业的最前面。近期,回暖的二级市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应——医药主题基金再度活跃于待审批名单中。基金发行显见升温,背后是二级市场的走势逐渐回暖。“目前,创新药的行业贝塔已启动,从去年开始这个假设已得到了反复验证。港股创新药“风景更好”
事实上,类似上述拟“清仓式”转让所持保险公司股权的投资方并不少,目前还有多家险企的部分股权正在寻求接盘方。统观近期保险公司股权挂牌转让案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转让方大多为清仓式转让,转让成功后,其将不再持有该保险公司股权;二是被转让股权的标的保险公司多为中小险企。
具体到个股方面,最受青睐的依然是高毅资产的老牌重仓股海康威视(.SZ)。自从2020年三季报“高毅邻山1号远望1号基金”买进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后
在头部公募出手自购的同时,已经有2只浮动费率基金结束募集,率先交卷。景顺长城价值发现混合首募规模为13.01亿元,这是首只与持有时间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之后,业绩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
最近,头部公募接连出手,用真金白银的自购表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这已是近一周第五家宣布自购的头部公募,在此之前,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已相继出手。在基金公司再掀“自购潮”的同时,多位头部公募的掌门人相继公开发声,表达对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信心。
整体而言,养老险公司增资的目的一般为满足养老业务发展和偿付能力需要。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5万亿元。截至10月31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三季报披露收官。据统计,五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9.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37%(按新金融工具准则口径)。
从最新情况,个人养老金基金已扩容至161只(仅计算Y份额,下同),但不少产品仍存在规模迷你且业绩承压明显的情况。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个人养老金基金时,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过往业绩较好的产品,同时,知名机构旗下的产品长期业绩或相对更好。
财联社记者发现,近期,多家银行掀起新一轮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年利率较低的在3%左右,银行消费贷也迎来“双十一”。此前招商银行闪电贷也曾推出多轮利率优惠券活动。去年以来,不少银行加大力度推广消费贷,上新利率优惠券、抽奖等活动,银行消费贷利率下降明显,大行最低利率去年即多进入“3”时代。
公募基金新一轮自购潮开启。此前,交银施罗德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等7家公募基金公司接力自购,截至10月底,当月宣布自购的金额已达约7.36亿元。10月29日,易方达基金宣布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自购旗下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基金。今年以来,基金机构掀起多轮自购潮。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这些绩优基金的规模均出现逆势增长。此外,自10月23日中央汇金宣布买入ETF以来,多只股票ETF份额出现明显增长。部分绩优基金规模逆势增长梳理发现,上述基金三季度规模均实现逆势增长,且今年以来收益率均在15%以上。
从本次参与单位反馈的招聘需求来看,需求岗位人数排名前三依次为保险销售人才、两核人才、科技人才。从以上信息来看,保险公司的传统主业相关岗位仍是各家的基本招聘需求,保险销售人才、两核人才需求依然庞大。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在校招中逐步增加金融科技类人才的需求,科技人才尤为抢手。
6家财险公司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首批7家保险公司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10月,国寿财险也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加上此前已经批复的人保财险和本次获批的6家财险机构,目前已有15家财险机构在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
近日,易方达基金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在我国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国内基金公司先后推出一批服务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公募产品,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据Wind统计,10月以来已有近20家公募机构完成自购,自购产品多以股票型和混合型为主。多家头部公募出手自购多家管理规模超过万亿元的头部基金公司接力自购,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市场的乐观态度。此外,年内有不少公募机构已多次出手自购。
05-09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