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相继发布消息称,近期与多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交流,共商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银企合作新思路,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与房企的业务交流,多家国有大行表示,将积极践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加强银企对接,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际上,近年来市场行情多变、赚钱不易,这也再次体现出专业投研的价值。郑宁在投资道路上奔跑,展现了极强的学习能力,过去几年把投资框架迭代到了今天的攻守兼备。中银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业绩彰显实力,不断完善投研团队的梯队建设,截至目前共获得金牛奖25次、金基金奖29次和明星基金奖26次。
年关将至,为了抢客、留客,理财产品再掀费率“价格战”。2023年即将进入尾声,银行、理财公司再掀费率“打折”促销战。
22家机构推出99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首批利率4%-5.7%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2022年结算利率数据;蓝鲸财经制图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的745款产品中,储蓄产品465款,基金产品162款,而保险产品仅有99款。
此外,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险资布局不动产项目多为办公楼宇、产业园区等运营性不动产,此次海保人寿也不例外。类似海保人寿投资办公楼,财联社记者注意,年内多家险资均有布局运营性不动产。
如今,资本新规出炉堪堪一个多月且很快就要落地实施,上市银行对此有什么反映呢?12月5日上午,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新规发布1月来,已经有多家上市银行就此表态。12月1日,苏农银行成为迄今为止就资本新规表态的最新一家上市银行。
作为境内ETF市场的“头号玩家”,华夏基金在2004年推出了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引领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进入ETF时代。
为加强保险诉讼案例研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自2009年开始组织各保险机构、业内资深学者参与,编撰年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报告,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指导实践。目前,《2022年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出版发行。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表示,首先,优化偿付能力计算规则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促进绿色保险业务发展。
记者统计发现,在保司的非保险子公司中,医疗、养老、健康类非保险子公司占比较大,三大行业合计占总非保险子公司的比例近30%。
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收购后改制成为主发起行分支机构已成为村镇银行重组的常见方式。
首批深证50ETF集结了逾50亿元资金,正在稳步建仓,两只ETF将于12月11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同时,深证50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约为1531亿元,偏向大盘成长风格。
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医疗领域创新支付的规范发展,第三方健康管理平台着手纷纷引入保险公司高层,强化医疗领域创新支付产品的合规操作。
首批发行的创业板中盘汇聚创业板市场新兴潜力企业,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创业板投资标的、填补创业板中小盘宽基产品空白,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创业板配置需求。创业板中盘或为投资者掘金创业板中小盘的一大利器。
遭遇大额赎回,多只基金调整净值精度该基金将自大额赎回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再产生重大影响时,恢复基金合同约定的净值精度,届时不再另行公告。
“虽然险企永续债在发行期限上用了一个N,前置5年,也就是说永续债至少以5年起发行,而N是多少年,则要视发行险企的经营情况而定,可以是0年,也可以是无期限。险企排队发永续债
近期理财市场发生大规模赎回概率不大,后续可能会有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跟进自购。在明明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此前的自购发生在债市波动较大时期,而本轮自购时,债市已经企稳,波动不大,更多体现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当前理财市场的信心较强,投资者此时入局也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一则消息带崩CXO板块,相关基金也颇为受伤。作为公募基金重仓标的,CXO相关个股的下跌无疑将对于重仓的公募基金带来巨大冲击,张坤、葛兰、谢治宇、刘彦春等多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相关产品悉数上榜。作为公募基金重仓股,药明生物等CXO龙头股的大跌,无疑将对于重仓相关个股的公募基金带来巨大冲击。
上海证券报记者12月4日从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获悉,从历史数据和国际市场比较来看,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与其他市场相比均展现出较高的配置性价比,险资配置权益意愿正逐渐增强。今年以来,随着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快速增长,权益类投资占比小幅下降,也为后续险资加仓权益资产腾出了空间。险资主要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国内公募基金积极布局科创板,助力更多投资者分享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红利。尤其是,今年引燃人工智能热潮,资本则对硬核科技更为青睐。再从权重分布和创新驱动方面上看,南方科创(认购代码:)个股分散风险小,创新驱动快而强。
自“跨境理财通”试点开通后,各商业银行加速布局,积极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的相关工作。《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银行已开始积极进行“跨境理财通2.0”优化升级的筹备工作,在业务流程、系统开发等方面准备就绪。其他参与首批试点工作的银行,也积极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
因此,监管在公司债发行审核的过程中,多围绕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相关项目的盈利能力进行问询。
保险行业高管人事变动依旧频繁。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三季度以来,头部险企的人事调整迎来一波高潮。在新华保险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总裁张泓回应投资者关切时表示,人员更迭之后,目前公司战略不会改变。除了内部提拔之外,部分险企选择了从外部引入高管,新上任高管的从业经历也越来越多元化。
12月份伊始,新基金发行持续回暖,不仅发行速度有所加快,还出现了多只目标份额较高的产品。此外,基金公司看准时机布局年底行情,加快新产品的推出节奏,为新基金发行回暖提供了条件。进入12月份,新基金发行回暖势头仍在延续。从规模来看,12月份伊始,公募基金市场有望迎来不少“大体量”产品。
“对公贷款是支撑明年信贷‘开门红’的一大重点,目前从我们现有的客户来看,大型传统基建贷款是投放主力,一方面是因为稳增长政策带动了基建领域发展,另一方面,监管也曾组织银行召开座谈会,要求银行靠前发力,加大基建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05-09 10:34